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內,泰興人親切地稱呼銀杏樹為“發(fā)財樹”“搖錢樹”。這樣的稱謂在18至20世紀的300年內并不為過。以20世紀50年代至改革開放初的90年代這段時間為例,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業(yè)生產長期受“一大二公”、“以糧 (共 789 字) [閱讀本文] >>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內,泰興人親切地稱呼銀杏樹為“發(fā)財樹”“搖錢樹”。這樣的稱謂在18至20世紀的300年內并不為過。以20世紀50年代至改革開放初的90年代這段時間為例,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業(yè)生產長期受“一大二公”、“以糧 (共 789 字) [閱讀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