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希臘語deon(應該有的)和logos(學說),即關于應當的學說。亦譯“道義學”、“本務論”、“道義論”或“非結果論”。在西方現(xiàn)代倫理學中,指人的行為必須遵照某種道德原則或按照某種正當性去行動的道德理論。與“目的論”、...[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源于希臘語deon(應該有的)和logos(學說),即關于應當的學說。亦譯“道義學”、“本務論”、“道義論”或“非結果論”。在西方現(xiàn)代倫理學中,指人的行為必須遵照某種道德原則或按照某種正當性去行動的道德理論。與“目的論”、...[繼續(xù)閱讀]
亦稱“意向論”。一種片面強調動機的道德評價理論。與“效果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動機是否善良,而與行為效果無關;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只需看動機,不必看效果。在中國,儒家倫理具有明顯的動機論傾向。孟子主...[繼續(xù)閱讀]
先驗意志論的道德評價學說。見“動機論”。...[繼續(xù)閱讀]
亦譯“結果論”。一種片面強調效果的道德評價理論。與“動機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效果;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無須考察動機,只要看它的效果。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志功之辯中,王充主張“功用”,葉適認為“既無...[繼續(xù)閱讀]
動機指人們行動的主觀愿望;效果指人們實踐的客觀后果。動機和效果是辯證的統(tǒng)一。中國戰(zhàn)國墨子主張對人的評價必須“合其志功而觀焉”(《墨子·魯問》)。清初顏元主張義利兼顧,提出“正其誼(義)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繼續(xù)閱讀]
學術界有不同的認識。一種觀點認為是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經濟利益和道德的關系問題,即經濟利益決定道德還是道德決定經濟利益,以及道德對經濟有無反作用的問題。它決定著如何從理論上解決道德...[繼續(xù)閱讀]
人們通過社會關系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需要。從內容上劃分,有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從范圍上劃分,有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從時間上劃分,有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此外,從國家、民族和階級、階層的角度,又可劃分為國家利益、...[繼續(xù)閱讀]
指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各種需要。與“集體利益”、“社會利益”相對。是個人活動的前提和動力。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兩大方面,如生活條件、教育條件、工作條件以及發(fā)展自己有益于社會的個性和特長的需要,等等。在不同的社...[繼續(xù)閱讀]
有兩種不同的涵義:(1)即“社會利益”。(2)組成集體的各個個體的共同利益或根本利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三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集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發(fā)生矛盾和沖突的情況...[繼續(xù)閱讀]
亦稱“社會整體利益”、“公眾利益”。指社會整體生存和發(fā)展的各種需要。與“個人利益”相對。如社會進行生產和再生產的條件,人們公共生活的福利事業(yè),發(fā)展精神文明的條件,等等。在不同的社會和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利益具...[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