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前190),沛(今江蘇沛縣)人。曾為秦沛縣獄吏。秦二世元年(前209),佐劉邦在沛起兵,攻城略地“身被七十創(chuàng)”。曹參的功勞“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侯,御史各一人”(《史記·曹...[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曹參(?—前190),沛(今江蘇沛縣)人。曾為秦沛縣獄吏。秦二世元年(前209),佐劉邦在沛起兵,攻城略地“身被七十創(chuàng)”。曹參的功勞“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侯,御史各一人”(《史記·曹...[繼續(xù)閱讀]
陳平(?—前178),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少時家貧,喜讀書,好黃老之術。陳勝起義后,他投奔魏咎,為太仆。因說魏王不聽,又受人排擠而離開魏王。后投歸項羽,封信武君,拜為都尉。后降漢,由魏無知推薦,進見劉邦。被任為護軍中尉。...[繼續(xù)閱讀]
晁錯(前200—前154),潁川(今河南禹縣)人。初從張恢,學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術。文帝時,任太常掌故,曾奉命從故秦博士伏生處受《尚書》。后任太子(景帝)舍人。憑其辯才,為太子所寵信,號為“智囊”。曾多次上書文帝,建議削弱諸侯...[繼續(xù)閱讀]
陸賈(生卒年不詳),楚人。以客的身份從劉邦平定天下,善于口辯。侍劉邦左右,也常出使諸侯。漢朝建立后,出使南越(今廣東、廣西一帶),說服趙佗臣屬漢朝。因功拜為太中大夫。劉邦死后,呂后當政,趙佗再絕漢朝,自上尊號為南越武帝...[繼續(xù)閱讀]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治家。洛陽(今河南洛陽)人。18歲時即以文才出名。文帝即位后,由廷尉吳公推薦,被任為博士,年僅二十。一年后升為太中大夫。因與周勃、灌嬰等權臣政見不和,遭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梁懷王太傅。他針對漢...[繼續(xù)閱讀]
漢武帝(前156—前87),即劉徹,景帝之子。4歲封膠東王,7歲立為皇太子,16歲即位,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統(tǒng)治期間對內采取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外加強與西域和亞洲國家的聯(lián)系,促進了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使?jié)h帝國...[繼續(xù)閱讀]
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為繼續(xù)保持與烏孫(今伊黎河與伊塞克湖一帶)的友好關系,將解憂公主續(xù)嫁于烏孫王之孫岑陬年須靡,馮嫽為隨嫁侍者。她通史書,熟悉邊情,曾持漢節(jié)作為公主使節(jié),行賞賜于西域諸國,得到各國的尊敬和信任,稱之...[繼續(xù)閱讀]
召信臣,西漢大臣。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字翁卿。元帝時,考中明經甲科,舉為郎。任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縣令。因治民有方,政績顯著,提升為零陵郡(今廣西全州縣西南)太守。后因病辭官居家。病愈被征辟為諫議大夫,又遷南陽...[繼續(xù)閱讀]
光武帝(前6—公元57)即劉秀。東漢王朝的建立者。25—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之九世孫。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王莽末年農民大起義爆發(fā)后,他與兄劉縯起兵加入綠林軍。更始元年(23),到河北活動,廢除王莽苛政,釋放囚徒...[繼續(xù)閱讀]
杜詩(?—38),東漢河內汲縣(今河南汲縣西南)人,字公君。更始政權時任職大司馬府。東漢建武元年(25)為侍御史。當時將軍蕭廣放縱士兵,暴橫民間,百姓惶擾。他為民除害,殺掉蕭廣,得到光武帝賞識。拜為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令,視事三...[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