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寫了三張紙,還沒有見到一個“驢”字。指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lǐng)。
成語出處:
北朝·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成語來源:
在《顏氏家訓(xùn)》的《勉學(xué)》篇中,記載了一則“博士買驢”的笑話。顏之推說,這個笑話是他到鄴城去辦事時聽到的。當時有個博士生,熟讀四書五經(jīng),滿肚子都是經(jīng)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頭驢子死了,就到市場上去買一頭。雙方講好價后,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jù)。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yīng),當即借來筆墨紙硯,飛快地寫了起來。他寫得非常認真,過了好長時間,三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寫成。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干咳了一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人都圍上來聽。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jù)。賣驢的老漢聽后,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么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么嘮嘮叨叨地寫這么多呢?”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哄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后,有人編了幾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氏?!背烧Z“三紙無驢”便出自這則笑話。
引申意義:
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lǐng),離題萬里,連一篇象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半天都寫不到點子上。教育人們要學(xué)以致用,學(xué)習(xí)要抓住重點,重在實際應(yīng)用,沒有必要去做一些咬文嚼字的表面文章。
比喻意義:
諷刺那些說話、寫文章拐彎抹角、離題萬里、空洞無物而又廢話連篇、不得要領(lǐng),讓人找不出主題的人。
近義詞:
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離題萬里
反義詞:
言簡意賅、要言不煩、簡明扼要、短小精悍
成語辨析:
“三紙無驢”和“長篇大論”都有說話寫文章啰嗦、離題很遠的意思,但有區(qū)別。“長篇大論”內(nèi)容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是過于冗長,而“三紙無驢”則完全不得要領(lǐng)。
文化內(nèi)涵與智慧:
這個成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對于文章寫作的重視和對于文章質(zhì)量的追求。在古代,文章被認為是表達思想、傳遞知識、教育人民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章的寫作質(zhì)量和效果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這個成語通過諷刺那些寫文章空洞無物、離題萬里的人,強調(diào)了文章寫作應(yīng)該緊扣主題、言簡意賅、重點突出,以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和傳播效果。同時,這個成語也提醒人們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要注重實際應(yīng)用和抓住重點,避免做一些表面文章和無用功。
成語故事:
隋朝時候,有個書生姓賈,讀過幾本書,認得不少字。在他們那個窮鄉(xiāng)僻壤里,好像還沒有人比他強,于是他一得意便忘了形,總愛在人前賣弄筆墨。人們見他這樣,便稱他為“博士”,喜得他樂顛顛的。其實,人們并不真地認為他有才學(xué)。
有一天,賈生閑逛集市,東走西瞧,不覺走到驢子市場,一股糞臭撲鼻而來。賈生不由加快腳步,正想趕緊走開,忽聽得有人喊他:“博士!博士!慢走!”
賈生一回頭,認得是鄰村的張二,忙問:“什么事?”
張二說:“這下好了,博士一定會寫。”
原來,張二買了一頭驢,按照當時習(xí)慣,買主應(yīng)該寫一張買賣契約給賣者??墒沁@張二目不識丁,一時又找不到識字的人來代寫,正著急呢,現(xiàn)在“博士”來了,正好可以請他幫忙寫一張。
賈生一聽張二是求他寫契約,欣然應(yīng)允:“小事一樁?!?br/> 于是張二借來筆硯,又在路邊茶攤上借用了桌凳,就請賈生當即揮毫。賈生在桌上鋪開紙,提著筆,搖頭晃腦地想了一陣,就開始寫了起來。
只見他寫寫停停,好半天,一張紙才寫滿。接著又鋪開一張紙再寫。眼看又快寫滿了,可是賈生還沒有停筆的意思,自顧自地往下寫。
賣驢的人已經(jīng)等得不耐煩了。這個人是驢販子,賣驢不知多少回,別人寫契約也見得多了,從沒見過賈生這樣的寫法??此麑憘€不停,只得催他快些寫,可這位“博士”寫得正來勁,根本不理睬,只管往下寫。
賈生一連寫了三大張,還叫張二拿紙來。這時,天色近晚,賣驢人忍不住了,說:“請你少寫幾句行不行?好讓我早點回家?!?br/> 賈生一聽,不高興了,說:“急什么?我馬上就要寫到‘驢’了?!?br/> “啊?”買主和賣主面面相覷。
這時,正好有個讀書人模樣的人路過,賣驢人喊住他,央求他看一看賈生寫的契約。賈生一臉的得意,把三張紙遞過去。那人接過,耐著性子從頭看到底,全是跟買驢沒有關(guān)系的廢話,還沒有寫到一個“驢”字呢。
這筆買賣終于沒有做成,“假博士”的名聲卻已傳開了。
后來,“三紙無驢”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寫文章或講話不得要領(lǐng),雖然寫了一大篇,說了一大堆,卻都離題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