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宋哲學家蔡沈為代表的學派。因蔡沈隱居九峰,學者稱九峰先生,故名。蔡為朱熹門人。此派重象數之學,視“數”為萬物之本原,倡“數本論”。認為“天地之所以肇者數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數也,萬事之所以失得者亦數也”(蔡沈《...[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以南宋哲學家蔡沈為代表的學派。因蔡沈隱居九峰,學者稱九峰先生,故名。蔡為朱熹門人。此派重象數之學,視“數”為萬物之本原,倡“數本論”。認為“天地之所以肇者數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數也,萬事之所以失得者亦數也”(蔡沈《...[繼續(xù)閱讀]
明清之際學者。字蒙吉,晚號用六居士。直隸祁州(今屬河北)人。明天啟七年(1627)舉人。李自成攻畿西,包散家財糾眾抵抗。明亡,曾拒任李自成所授官職。后入清朝,不仕,為齋曰潛室,亭曰肥遁,著書養(yǎng)母,凡二十余年。包少有志于圣賢之...[繼續(xù)閱讀]
明學者婁諒撰,四十卷。書中認為《周禮》為天子之國禮,《儀禮》為公卿、大夫、庶人之禮,《禮記》為二經之傳,分附各篇。>取《系辭傳》附《易》之后。...[繼續(xù)閱讀]
以明哲學家王恕為代表的學派,因王恕及其門人多為陜西三原一帶人,故名。有關學別派之稱。與關中學派幾乎同時,其學術影響不及呂柟,而其重禮樂、篤躬行、尚氣節(jié),卻又超過關學。治學本于程朱,在天理與人欲關系問題上,提出:“天...[繼續(xù)閱讀]
明哲學家王守仁著,為其講授《大學》時的記錄。明正德七年(1513),王守仁由廬陵縣知縣升任南京太仆少卿,途中給弟子徐愛講授《大學》一書。嘉靖三年(1524)他在稽山書院又講授《大學》。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奉命去廣西鎮(zhèn)壓少數民...[繼續(xù)閱讀]
明清之際哲學家陳確著。全書分四個部分,包括《大學辨》本文和與學者論辯書札等二十余篇。陳確指出:“《大學》首章,非圣經也;其傳十章,非賢傳也?!闭J為“《大學》,其言似圣而其旨實竄于禪,其詞游而無根,其趨罔而終困。支離...[繼續(xù)閱讀]
南宋哲學家真德秀著,四十三卷。這是真德秀對《大學》思想加以發(fā)揮、敷衍的著作。認為君主當以正心、修德為根本,強調“帝王為治之序”和“帝王為學之本”。他說:“朝廷者,天下之本;人君者,朝廷之本。而心者,又人君之本也。...[繼續(xù)閱讀]
清初哲學家李塨著,四卷。為闡述《大學》旨義,發(fā)揮顏元之學之作。為顏李學派基本理論著作。書中認為《大學》所謂“格物致知”,指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學應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實功。指出朱熹以知性知天為格...[繼續(xù)閱讀]
清經學家。字充宗,晚號跛翁,學者稱褐夫先生。浙江鄞縣人。萬斯同兄。父泰,字履安,與黃宗羲是朋友。兄弟八人,都是黃宗羲的弟子。斯大行六,遭亂家貧,以講學授徒為生。深得劉宗周“慎獨”之學中強調的功夫實學、操守氣節(jié)等精...[繼續(xù)閱讀]
清經學家、史學家。浙江鄞縣人。字季野,號石園,學者稱石園先生。萬斯大弟。生而異敏,十四五歲已遍讀家中藏書。從學黃宗羲,得聞劉宗周“慎獨之學”,為人為學深受其中強調工夫實學、操守氣節(jié)等精神的影響。熟讀二十一史和明...[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