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接灶”。舊時漢族歲時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一般是在大年三十(除夕)夜,于廚房內(nèi)貼上新的灶神像,像前焚香、燃燭。因與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祀灶(又稱辭灶)相區(qū)別,故名。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山東《招遠縣志》...[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亦稱“接灶”。舊時漢族歲時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一般是在大年三十(除夕)夜,于廚房內(nèi)貼上新的灶神像,像前焚香、燃燭。因與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祀灶(又稱辭灶)相區(qū)別,故名。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山東《招遠縣志》...[繼續(xù)閱讀]
漢族民間歲時風俗。流行于江浙等地。每年夏歷除夕夜,人們特別講究討彩頭,如燈火點著不說“著”而說“紅”,燈火熄滅不說“滅”而說“無”,小孩不慎跌交不說“摔跟頭”,而說“拾元寶”等;并在灶頭和香爐、米桶、衣柜等器物...[繼續(xù)閱讀]
(tán談—) 亦稱“燎火盆”。漢族歲時風俗。流行于浙江部分地區(qū)。每逢夏歷除夕夜,在舉行祈年儀式的同時,人們還在天井中設(shè)火盆,或堆積柴薪,㶣火焚燒,然后逐個從火上跳過去,說是可以消災(zāi)滅晦。...[繼續(xù)閱讀]
舊時漢族民間節(jié)日風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區(qū)。除夕夜燃松柏枝于院中的過歲活動。明代已有記載,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云:“三十日……夜以松柏枝雜柴燎院中,曰燒松盆,歲也?!贝怂浊宕院笕匝永m(xù),民間以為...[繼續(xù)閱讀]
漢族民間節(jié)日風俗。流行于福建南部?!盁艉铩?指古時燃點已久,結(jié)成痞塊的燈盞。除夕夜,人們在跳火圈時,投“燈猴”入火圈中,讓它燒成灰,口中還要念誦:“燈猴燒成灰,厝內(nèi)逐項有”等吉語,以示驅(qū)邪迎福。...[繼續(xù)閱讀]
亦稱“糝盆”。漢族除夕的驅(qū)邪祈吉活動。流行于全國各地。宋代的臨安(今浙江杭州)已有此俗。南宋周密《武林舊事》:“(除夕)至夜燭糝盆,紅映霄漢?!钡矫鞔?每逢除夕夜,人家祭祀祖先和百神,各于門首架松柴成并字形,有...[繼續(xù)閱讀]
亦稱“賣冷”。舊時漢族歲時風俗。流行于廣東地區(qū)。除夕上燈后,給每個小孩一個紅雞蛋,點著一炷香,讓他提著燈籠,到街頭巷尾去邊走邊唱道:“賣懶、賣懶,賣到年卅晚,人懶我不懶?!被虺?“賣懶仔,賣懶兒,賣得早,賣俾(給)廣西...[繼續(xù)閱讀]
漢族民間用于象征求福求財?shù)募?。供擺設(shè)之用。除夕晚上在家堂舉行祀神祭祖,桌上除擺三牲及年糕、年粿外,還有柚塔(用柑橘堆疊成塔)、春飯(于米飯上剪紙成春字或插特別的春花)、長甘蔗(連根帶葉)等,還必須用棒香或紅線串...[繼續(xù)閱讀]
漢族民間歲時風俗。流行于四川南部。每年夏歷除夕之夜舉行。屆時,當?shù)禺敿夷腥嗽谔锟采喜逑銧T,通宵守護在田邊,民間以為能使田坎不容易崩塌。...[繼續(xù)閱讀]
漢族節(jié)日風俗。流行于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地。在春節(jié)(正月初一)舉行。民間認為,每逢新春天上必降“喜神”,迎至,可保全年萬事如意,故名。如河南農(nóng)村,正月初一天未明,即擺香案設(shè)供品祭家神(祖宗),祭畢,再叩頭,整衣冠。家...[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