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法蘭西經院哲學家和神學家。生于法國南特巴萊鎮(zhèn)(Pallet)。學哲學于巴黎。1101年起在默倫(Melun)、科爾貝(Corbeil)、巴黎等地辦校講授哲學,僅在巴黎就有歐洲各地來的學生5000名,名噪一時。曾到拉昂(Laon)聽安瑟倫講神學,與之辯論...[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中世紀法蘭西經院哲學家和神學家。生于法國南特巴萊鎮(zhèn)(Pallet)。學哲學于巴黎。1101年起在默倫(Melun)、科爾貝(Corbeil)、巴黎等地辦校講授哲學,僅在巴黎就有歐洲各地來的學生5000名,名噪一時。曾到拉昂(Laon)聽安瑟倫講神學,與之辯論...[繼續(xù)閱讀]
*《巴比倫史詩》中的原始甜水之淵及其人格化形式。與*提阿馬特(原始大海)相結合而生出*美索不達米亞宗教的諸神。后為*伊亞神所殺。傳說伊亞的神廟即建造在其尸體之上。...[繼續(xù)閱讀]
一譯“艾卜·伯克爾”。四大正統(tǒng)哈里發(fā)之一。阿以莎之父。伊斯蘭教史上的第一任哈里發(fā)。生于麥加古來氏部落臺姆(Taym)家族。貴族。早年經商。為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的主要支持者之一。622年隨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其女阿以...[繼續(xù)閱讀]
伊斯蘭教圣訓學家。遜尼派“六大圣訓集”的匯集者之一。西吉斯坦(Sijistan,今伊朗境內)人。生于巴士拉,長于巴格達。曾游學四方,投師于撒馬爾罕圣訓學家達里米門下,以博學和虔信贏得贊譽。后定居巴士拉,專事圣訓考證,為第一位...[繼續(xù)閱讀]
波斯文Abdast的音譯。通用波斯語的穆斯林對*小凈的稱呼。見“凈禮”。...[繼續(xù)閱讀]
阿拉伯文‘Abd的音譯,意為“奴隸”、“奴仆”。穆斯林常在此名后加安拉(Allah)一詞,成為阿布杜拉(‘AbdAllah),意為“安拉之奴仆”,以示虔誠。伊斯蘭教形成前,阿拉伯人有時在偶像名前加此詞,如阿布杜·烏札(‘Abdal-‘Uzza),伊斯蘭教創(chuàng)...[繼續(xù)閱讀]
巴哈教派實際創(chuàng)始人。巴哈烏拉的兒子。其名意為“巴哈的仆人”。在巴哈社團外,以阿巴斯·愛芬迪(‘AbbasEffendi)著稱。生于波斯(今伊朗)德黑蘭。8歲起隨父流亡巴格達、伊斯坦布爾、阿得里亞堡(Adrianople)和阿卡(‘Akka,今以色列海法...[繼續(xù)閱讀]
清初蘇非派傳教士。按《清真根源》、《大拱北先賢史略》及大拱北口碑,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世后裔,生于麥地那艾因地方,青年時留學埃及、巴格達、德黑蘭、耶路撒冷等地,后任職于巴格達和麥加的卡迪里道堂??滴跏?1673)初...[繼續(xù)閱讀]
中國伊斯蘭教學者,大毛拉。新疆人。維吾爾族。曾至布哈拉(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深造。回喀什后,執(zhí)教于“航勒格”經文大學。數(shù)年后再度出國,至麥加朝覲,并游歷土耳其、埃及等地。歸來后主要從事宗教教育改革。曾在喀什創(chuàng)辦...[繼續(xù)閱讀]
一名吉里(al-Jili)。伊斯蘭教罕百里學派教義學家,后被奉為蘇非派卡迪里教團創(chuàng)始人。黑海南岸的吉蘭(今伊朗境內)人。18歲到巴格達學習。早年學過哲學、罕百里教法和圣訓,以后習蘇非派教義。1127年公開講解《古蘭經》、圣訓和教...[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