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腹部創(chuàng)傷 > 列表
腹部創(chuàng)傷 共有 243 個詞條內容

一、腹壁的解剖特點

    人體的腹壁,上界連接下胸壁,位于劍突、肋弓和第11肋骨及第12肋骨的肋端;下界與臀部及下肢相連,界于恥骨聯(lián)合、恥骨結節(jié)、腹股溝韌帶、髂前上棘和髂嵴。腹壁以腋后線為界可分為腹前外側壁和腹后壁。本節(jié)重點討論與腹部創(chuàng)傷外...[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二、腹膜和腹膜腔的解剖特點

    腹膜(peritoneum)是一層很薄的漿膜,由內皮細胞和彈性纖維所構成。其內層覆蓋在腹腔內臟的漿膜面上,并將內臟固定在膈肌后腹壁和盆腔內,稱為臟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其外層襯貼于腹、盆腔的內面,稱為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內外層...[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一、胃的解剖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上腹部,具有貯存食物及消化功能。其平均容積由出生時的30ml增加到青春期的1 000ml,到成年可達1 500~2 000ml。胃與肝胃韌帶、胃結腸韌帶共同將橫結腸以上的腹腔分隔為前、后兩區(qū),前方是前腹壁和肝...[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二、十二指腸的解剖

    十二指腸位于第1腰椎至第3腰椎的前方,全長約為12橫指,起于幽門,止于Treitz韌帶,除了第1段外,其余部分均處于腹膜后,屬于腹膜后臟器(圖1-3)。十二指腸分成4段。圖1-3 十二指腸的毗鄰第1段為球部,長約5cm,連接幽門,位于腹膜腔內,為其游...[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三、空腸和回腸的解剖

    空腸與回腸占據(jù)結腸下區(qū)的大部,空腸、回腸均為腹膜內位器官,可自由活動,借系膜懸附于腹后壁,因此,總稱小腸系膜。據(jù)統(tǒng)計,空腸、回腸迂曲多襻,大約空腸占近側的2/5,回腸占遠側的3/5??漳c腸管較回腸粗,壁較厚,色較紅,富血管,黏...[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四、闌尾的解剖

    闌尾長約6~12cm,其根部附于盲腸后內側壁、3條結腸帶的會合點,其體表投影約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1/3和外1/3交界處,稱McBurney點,也可用左、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右1/3和中1/3交界處Lanz點作為投影點。闌尾尖端活動度很大,位置多變...[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五、結腸的解剖

    結腸始于回盲瓣,止于乙狀結腸直腸交界處,總長約150cm,分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盲腸位于右髂窩,全部為腹膜被覆,稍可移動。盲腸有兩個口。一個位于內后壁,是回腸通向盲腸的開口,回腸的環(huán)形肌從此口突入...[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六、直腸和肛管的解剖

    直腸在第3骶椎水平續(xù)于乙狀結腸,下與肛管相連,平均長約12.5cm。直腸的上1/3有腹膜覆蓋在其前面和兩側面,屬腹膜間位;中1/3僅前方有腹膜覆蓋,故屬腹膜外位;下1/3全無腹膜覆蓋。腹膜返折處距肛門約7~8cm。直腸位于盆腔后部,肛管則...[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一、肝臟的解剖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器官,血液循環(huán)豐富,結構復雜。肝臟又是體內最大的實質性臟器,略呈三角形,重約1 200~1 500g。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qū),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左、右肋弓間的部分與腹前壁相貼。肝臟分為上、下兩面(膈面與臟面)...[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

二、肝外膽道的解剖

    膽道系統(tǒng)自毛細膽管開始至膽總管的末端,開口于十二指腸大乳頭,其間以膽囊管與膽囊連接。肝外膽道由左肝管、右肝管、肝總管、膽囊和膽囊管、膽總管組成(圖1-9)。圖1-9 肝外膽道解剖(右下圖顯示膽總管的十二指腸壁部分及十二...[繼續(xù)閱讀]

腹部創(chuàng)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