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銅鑄高37厘米]四天王之一的西方廣目天王,頭戴寶冠,金剛怒目,身著站甲,下著靴,衣帶飄揚,姿態(tài)有力,站立于六角形臺座上。此像表情生動,整體威武雄健,鎧甲的結構表現(xiàn)得一絲不茍,紋飾細膩,刻畫入微,是一件形...[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元-明銅鑄高37厘米]四天王之一的西方廣目天王,頭戴寶冠,金剛怒目,身著站甲,下著靴,衣帶飄揚,姿態(tài)有力,站立于六角形臺座上。此像表情生動,整體威武雄健,鎧甲的結構表現(xiàn)得一絲不茍,紋飾細膩,刻畫入微,是一件形...[繼續(xù)閱讀]
[明代銅鑄漆金高32厘米]此像高肉髻,臉微頜,表情慈祥內省,身軀飽滿,著袒右肩大衣,大衣貼體,輪廓分明,比例勻稱,衣褶轉折自如,整體富有立體感,是典型的明代中期山西地區(qū)佛像形式。佛像臺座背面陰款“辛庭宰”三字...[繼續(xù)閱讀]
[明銅鎏金高40厘米]文殊菩薩頭戴寶冠,左肩上蓮花中生經卷,右肩上生寶劍,是文殊菩薩斷煩惱、增益智慧的標志。文殊菩薩交腳坐于獅子背上,雙手作說法印。瓔珞飄帶刻畫細膩,衣紋流暢,動態(tài)自如,是明代中期的優(yōu)秀之作。...[繼續(xù)閱讀]
[明銅鑄高23厘米]佛經上說善財童子為求學問,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第二十七參時,參訪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為他說佛法之因緣。在佛畫上可表現(xiàn)善財童子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畫面,但在雕塑像上只表現(xiàn)善財童子參訪觀音菩...[繼續(xù)閱讀]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銅鎏金高5.7厘米]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極小巧可愛,雖然僅高5.7厘米,卻一絲不茍,無論面相、衣紋、臺座制作均佳,有大像的氣勢,可謂以小見大。值得賞玩的是在須彌座的束腰部分刻有發(fā)愿文,...[繼續(xù)閱讀]
[朝鮮統(tǒng)一新羅時代晚期(公元10世紀)銅鎏金高16.8厘米]釋迦佛高肉髻,螺發(fā)密實,面相豐滿,眉毛間的白毫原嵌寶石。著通肩式大衣,雙手作施無畏予愿印。大衣為所謂出水式,衣著緊貼軀體,軀干輪廓分明,薄透感強。胸前衣紋...[繼續(xù)閱讀]
[公元9-10世紀斯瓦特地區(qū)青銅高13.5厘米]斯瓦特佛雙眼嵌銀,眼型為大杏眼,強調眼瞼,眉毛高挑,面相豐滿。身著通肩式大衣,右手作予愿印,左手上揚,抓大衣一角,結跏趺坐于方臺座上。方臺座左右為二正面蹲獅,整體造像安...[繼續(xù)閱讀]
[元代西藏風格銅鎏金高27厘米]釋迦牟尼佛成道像正面釋迦牟尼佛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成道。結跏趺坐在蓮座上,左手置膝上或者手捧缽盂(喇嘛廟常見捧缽形),右手垂直指地,叫作“降魔指地印”或“觸地印”,表明釋迦在...[繼續(xù)閱讀]
[明代銅鑄高30厘米]騎象普賢菩薩像側面騎象普賢菩薩,表示普賢菩薩具足大行的精神,以及大慈悲愿力,度眾生清凈自在,忍辱負重。此尊普賢菩薩像呈現(xiàn)女性裝束,高發(fā)髻,戴冠,袒上身,左手作予愿印,右手上揚持蓮花,半跏...[繼續(xù)閱讀]
[清代喀爾喀蒙古銅鎏金高18厘米]清初,由八十六旗組成的喀爾喀部也稱漠北蒙古,范圍相當于現(xiàn)蒙古人民共和國,行政中心在庫侖(今烏蘭巴托市)。扎那巴扎爾大喇嘛(公元1635年—1723年)在藝術方面極富有成就,他結合蒙古民族的傳...[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