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明王又作馬頭大士,即馬頭觀音,是密宗六觀音之一。在明王部則作馬頭明王。梵名何耶揭梨婆,意為大力持。馬頭明王原是印度教神話中毗濕奴神的化身之一。佛教密宗將他作為明王之一,后來又逐步演變?yōu)榱^音之一。根據(jù)《馬...[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馬頭明王又作馬頭大士,即馬頭觀音,是密宗六觀音之一。在明王部則作馬頭明王。梵名何耶揭梨婆,意為大力持。馬頭明王原是印度教神話中毗濕奴神的化身之一。佛教密宗將他作為明王之一,后來又逐步演變?yōu)榱^音之一。根據(jù)《馬...[繼續(xù)閱讀]
不動尊明王(也稱“不動明王”)與東方降三世明王、南方軍荼利明王、西方大威德明王(六足金剛)、北方金剛夜義明王(或作烏芻沙摩明王)合稱為五大明王,是密教最重要的五位明王之一。不動尊明王的位置居于中央。為五大明王之首...[繼續(xù)閱讀]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位于東方。降三世明王的形象,有三面八臂、四面八臂、四面四臂、一面二臂等多種,其中以四面八臂像在各種儀軌中較多見。據(jù)《仁王經(jīng)儀軌》及《降三世成就深密門》等記,降三世明王身玄青色,四面分別為青、黃...[繼續(xù)閱讀]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位于南方,是南方寶生佛的忿怒身。軍荼利明王的形相有多種,一般常見的有八臂像,據(jù)《陀羅尼集經(jīng)》所說,遍身青色,兩眼俱赤怒睜,頭發(fā)黑赤相間,如三昧火焰。上齒外露咬下唇。胸前兩條赤蛇仰頭相交,蛇尾穿過像...[繼續(xù)閱讀]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忿怒身。其梵名閻曼德迦,別稱降焰魔尊、六足金剛等。銅鎏金大黑天(清)大威德明王的形象。常見的有三面六臂、六面六臂六足等多種。據(jù)《大神驗?zāi)钫b法》等經(jīng)軌記,大威德明王身坐...[繼續(xù)閱讀]
又作金剛盡、金剛焰口、金剛啖食等。是密教五大明王之一,配于北方。在金剛界五智如來中,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的忿怒身。銅鎏金白度母(清乾隆)金剛夜叉明王的形象,多為三面六臂形。其正面有五眼怒張,左右兩面各有三眼。頭有...[繼續(xù)閱讀]
無能勝即無不可破之意。相傳即為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其形狀為憤怒相,有四臂四面,面上各有三目,火焰發(fā)。右面第一手曲掌上舉,次手置腰間。左面第一手執(zhí)鉞斧,一手持三股杵。...[繼續(xù)閱讀]
羅漢,全稱當為阿羅漢,或作阿羅訶。他們是佛的得道弟子,是小乘佛教修行所獲的最高果位。據(jù)說修到了羅漢的境地,就已經(jīng)斷盡三界煩惱,滅除見、修二惑,永遠解脫輪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阿羅漢果位,又可稱為“無極果”或“無...[繼續(xù)閱讀]
有時又作嘎納嘎巴薩、那迦跋等。十六羅漢之一。在《法住記》中,他名列第二,據(jù)說他率領(lǐng)五百阿羅漢,居住在北方迦濕彌羅國,守護佛法,教化眾生。此羅漢的圖像有多種,五代的禪月大師貫休所畫的迦諾迦伐蹉羅漢像,身穿法衣,盤坐于...[繼續(xù)閱讀]
《法住記》所列十六羅漢第四位,即此蘇頻陀尊者。據(jù)說他率領(lǐng)了七百阿羅漢,住在北俱盧洲,護持佛法,教化眾生。在《阿羅漢具德經(jīng)》中,蘇頻陀又被譯為“輸毗多”。此羅漢的像有多種,敦煌千佛洞第七十六窟壁畫中的蘇頻陀羅漢,趺...[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