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碗模(金高10.2cm、直徑22cm)。荷葉式童子牽鹿盤內(nèi)模(宋)。荷葉式童子牽鹿盤內(nèi)模背面。定窯以白瓷出名。唐、五代時所燒白瓷與邢窯很相像。北宋以后則在器型、裝飾、燒造工藝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定窯白瓷的裝飾手法有...[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定窯碗模(金高10.2cm、直徑22cm)。荷葉式童子牽鹿盤內(nèi)模(宋)。荷葉式童子牽鹿盤內(nèi)模背面。定窯以白瓷出名。唐、五代時所燒白瓷與邢窯很相像。北宋以后則在器型、裝飾、燒造工藝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定窯白瓷的裝飾手法有...[繼續(xù)閱讀]
定窯墊缽(宋)。紫定盞托(宋高7cm、口徑6.3cm)。定窯是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窯之一。宋代定窯以生產(chǎn)白瓷為主,同時也燒制醬釉、黑釉和綠釉,也就是常說的紫定、黑定和綠定。明曹昭《格古要論》說定窯:“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繼續(xù)閱讀]
定窯白釉直棱紋蓋罐(金高10.9cm)。定窯白釉瓜棱形壺(北宋)。此器有流無把,身橢圓,撇足,長頸上飾弦紋,撇口折沿呈盤狀。肩上刻凹弦紋一圈,并附直流。器腹作五瓣瓜形。除瓶底小部分露胎外,通體施象牙白釉,釉面豐潤細膩。這件壺造...[繼續(xù)閱讀]
侍者備宴(河北宣化遼墓壁畫)。畫中二侍吏前者托盤,回首與后者若有所語;后者持注子、注碗。桌上擺放各種飲具(茶、酒具)。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但其窯址具體在何處,至今仍懸而未決。哥窯瓷器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繼續(xù)閱讀]
白釉碾槽(元高10.3cm、長27.5cm)。灰青釉瓷杵(北宋長12.9cm)。這根10余厘米長的小瓷棍我們稱作杵,用行話可作如下描述:杵身呈圓柱形,飾五道凸弦紋,一端平坦,而另一端杵首扁圓外凸;灰青釉色,杵頭底部露淺褐色胎,胎上有螺旋紋痕。這截...[繼續(xù)閱讀]
高鼻羚羊。羚羊角茶荷(宋長15.9cm、寬3.2cm、厚0.1cm)。茶荷又名茶合、茶則,主要是用來盛干茶,以供主人和客人一起觀賞茶葉外形、色澤,還可把它作為盛裝茶葉入壺、杯時的用具。角質(zhì)用品自古以來大多以牛、羊、鹿角為主要制作原...[繼續(xù)閱讀]
明項元汴《歷代名瓷圖譜》之宋官窯雕紋盞托。漆器,是以漆髹于各種質(zhì)料的胎骨上而制成的器物。漆料系從漆樹上割取而來。經(jīng)漆液涂過的器物,堅固耐用,能抗熱、防水、抗腐蝕,并且還可以通過種種裝飾手法修飾成美麗的工藝品。...[繼續(xù)閱讀]
捧盞托的侍女(內(nèi)蒙古巴林右旗遼墓出土的彩繪版畫)。葫蘆形白瓷執(zhí)壺(遼高23.2cm、口徑2.8cm、底徑8.2cm)。這把銀執(zhí)壺來自古代契丹族,是草原文化的珍貴遺物,與中原、江南的茶文化相比,當又是一種飲食文化的風味。據(jù)研究,該壺系分...[繼續(xù)閱讀]
將進茶圖(河北宣化遼墓壁畫)。繪進茶場面,桌上有托子、盞等物。飲茶聽曲圖(河北宣化遼墓壁畫。一婦人雙手捧一白色茶杯坐于圓墩上桌前二人一持琵琶演奏,一圈腿起舞。雞冠壺是一種有特色的容水器具。它仿自契丹族傳統(tǒng)使用的...[繼續(xù)閱讀]
托碗道童(山西大同馮道真墓室壁畫)。畫中道童面帶喜色,右手托碗,身后是毛竹數(shù)株,竹前設一方桌,上置茶碗、盞托、蓋罐等物,蓋罐上依稀有“茶末”二字。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元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景德鎮(zhèn)在大一統(tǒng)的形勢下...[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