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銅元局由江西巡撫李興銳奏準于1902年建立,地址在南昌德勝門。1903年4月開機鑄造。晚清時期鑄有“光緒元寶”和“大清銅幣”兩種。1906年,戶部下令江西廠劃歸江寧。南昌局共有鑄幣機具17套,日造量約4萬枚,至歸并之時共造十文...[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南昌銅元局由江西巡撫李興銳奏準于1902年建立,地址在南昌德勝門。1903年4月開機鑄造。晚清時期鑄有“光緒元寶”和“大清銅幣”兩種。1906年,戶部下令江西廠劃歸江寧。南昌局共有鑄幣機具17套,日造量約4萬枚,至歸并之時共造十文...[繼續(xù)閱讀]
清代江蘇省省城設(shè)在蘇州府,南京(當時叫江寧)不是當時的省城,而是江寧布政使的轄區(qū),同時還是兩江總督所在地。1904年(光緒三十年)以前,“江蘇省”字樣的銅幣都在江寧鑄造,由江南總局下屬的西廠、東廠發(fā)行。江蘇省所用銅元絕大...[繼續(xù)閱讀]
近現(xiàn)代四川省是銅元鑄造大省,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至民國六年十二月,成都和重慶兩個官方廠所鑄銅元,達到了164930多萬枚。而民國六年以后所鑄也在幾十億枚之數(shù)。按十文計總數(shù)高達210多億枚,為全國之冠。成都造幣廠早在1894年左右...[繼續(xù)閱讀]
戶部的造幣總廠1904年設(shè)在天津,由當時的直隸總督袁世凱主持。雖然財政處在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的奏折中說設(shè)廠天津的理由是“查銀錢總廠之設(shè),先以勘定合式地基為根據(jù),而機器運用,尤以近水近煤為第一要義。京中地勢雖不無可用...[繼續(xù)閱讀]
早期山東行用最多的銅元來自巡撫周馥的兒子周學熙主持的天津北洋銀銅元總局以及南方的廣東,這也是山東早期鑄造的銅元基本仿照北洋樣式的原因。山東銅元由袁世凱的心腹周馥主持,于1902年在濟南開機鑄造,然而不及1年就因原料...[繼續(xù)閱讀]
河南于1904年(光緒三十年)在省城南門外三里堡機器局以西建一小廠,接著在機器局以北又建一大廠,同年十月開鑄。欽差考察銅元大臣陳璧的報告中說該廠有“碾片機三架,春餅機四架,光邊機四架,印花機九架,電燈機二架,各項零星機件...[繼續(xù)閱讀]
清江銅元局所鑄銅元時間短,品種少,與同在江蘇的江寧、蘇州等地造幣廠不可比。駐蘇北清江浦的漕運總督恩壽雖在1904年中建立了獨立的鑄幣廠,但只存在了兩年便告結(jié)束,與江蘇省造幣廠先后于1906年停造。清江浦是一個鎮(zhèn),屬淮陰縣...[繼續(xù)閱讀]
廣西明代從湖廣行省析分出來,清代正式更名為廣西省,新中國于1958年設(shè)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清代晚期的廣西銅元,應(yīng)從1905年巡撫李經(jīng)義建廠局開始,可惜僅存外國代制之樣幣(出自德國)。不過1906年初,廣西的銅元局建設(shè)是有一定規(guī)模...[繼續(xù)閱讀]
云南省在1907年開造銅元以前已經(jīng)大量流通四川銅元和來自鄰邦安南(當時還是中國的屬國)的銅幣,品種繁多,人民樂用,未免造成利權(quán)外流。有鑒于此,云貴總督丁振鐸乃于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上奏,獲準在云南本省設(shè)廠。新錢廠地址選在...[繼續(xù)閱讀]
新疆省近代機器造幣開始于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于迪化水磨溝機器局(即兵工廠)設(shè)立銀圓局,購買德國機器設(shè)備,制造金、銀、銅幣。銅幣名“光緒元寶”。當時主政者為布政使王樹枏。“新省光緒元寶市銀一分五厘”形制比一般內(nèi)地...[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