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 列表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共有 66 個詞條內容

(三)Tau蛋白過磷酸化假說

    Tau蛋白是微管相關蛋白家族的成員之一,Tau蛋白基因位于17號染色體長臂上,長度超過100kb,含16個外顯子。通過轉錄后mRNA不同方式的剪切,翻譯后形成Tau蛋白,可形成2N4R、2N3R、1N4R、1N3R、0N4R和0N3R六種不同的異構體,分別包含了441、412、...[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一)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標準

    目前有3個廣泛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標準:①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的診斷標準;②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修訂第Ⅳ版(DSM-IV);③美國國家神經病及語言障礙和卒中研究所(NINCDS)-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疾病學會...[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二)認知功能評測

    阿爾茨海默病是以智能衰退為主要特征的神經性退行疾病,認知能力評測是癡呆診斷和治療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認知能力評測有助于確認有輕微或者不典型癥狀的患者是否的確患有癡呆,也有助于明確認知障礙的程度,鑒別不同類型,確定基線...[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三)生物學指標

    1.血漿生化標志(1)血漿p-Tau 彭丹濤等選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58例,與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30例為健康對照組,顯示以血漿p-Tau(181P)濃度15.6ng/L為界限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阿爾茨海默病組特異性早期為82%,中后期為86%,表明血漿...[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參考文獻

    [1]BehlC.Alzheimersdiseaseandoxidativestress:implicationsfornoveltherapeuticAPProaches.Prog.Neurobiol.,1999,57:301-323.[2]SelkoeDJ.ThemolecularpathologyofAlzheimersdisease.Neuron,1991,6,:487-498.[3]GentileMT,VecchioneC,MaffeiA,etal.Mechanismofsolubleβ-a...[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一)經由α-和γ-分泌酶酶解途徑(α-途徑)

    淀粉樣蛋白前體經α-和γ-分泌酶分解可以阻止β-淀粉樣蛋白的產生,因此這個過程被稱為非淀粉樣蛋白途徑。α-分泌酶能在β-淀粉樣蛋白內部(16位賴氨酸和17位亮氨酸之間)對淀粉樣蛋白前體進行切割,不產生完整性的β-淀粉樣蛋白。淀...[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二)經由β-和γ-分泌酶酶解途徑(β-途徑)

    淀粉樣蛋白前體經β-和γ-分泌酶分解可以產生有毒性的β-淀粉樣蛋白這個過程被稱淀粉樣蛋白途徑,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中淀粉樣蛋白前體裂解是以淀粉樣蛋白生成途徑為主。此途徑中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分別在淀粉樣蛋白前體中...[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一)β-淀粉樣蛋白與炎癥反應

    小膠質細胞是定居在腦內的吞噬細胞,廣泛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各個部位,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的免疫細胞,約占中樞神經膠質細胞的10%。小膠質細胞的活化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在許多病理刺激,有時即使是在非常微弱的刺激作用下...[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二)β-淀粉樣蛋白對線粒體功能的影響

    線粒體功能紊亂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特征,包括能量代謝損傷、活性氧的產生和積累、膜通透性的改變等。線粒體損傷機制目前仍不太清楚,但是大量體外實驗暗示,β-淀粉樣蛋白能導致線粒體功能損傷,如線粒體ATP的產生、氧化損傷...[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

(三)β-淀粉樣蛋白對Tau蛋白磷酸化的影響

    Tau蛋白在正常狀態(tài)下可以誘導及促進微管蛋白聚集形成微管,并且與新聚合的微管束縛在一起,穩(wěn)定已經形成的微管。另外,Tau蛋白還參與維持細胞形態(tài)、信息傳遞、細胞分裂及運動等重要生物學過程,是軸突生長發(fā)育和神經元極性形成...[繼續(xù)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理及生物活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