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耐藥性的產生是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盡管各種新的化療藥物或聯(lián)合化療方案連續(xù)不斷地推出,但各種腫瘤的臨床療效仍不太令人滿意。在臨床上,可以見到,急性白血病初次治療的緩解率盡管可以達到70%~80%,但最...[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耐藥性的產生是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盡管各種新的化療藥物或聯(lián)合化療方案連續(xù)不斷地推出,但各種腫瘤的臨床療效仍不太令人滿意。在臨床上,可以見到,急性白血病初次治療的緩解率盡管可以達到70%~80%,但最...[繼續(xù)閱讀]
[1]LIUJ,SATOC,CERLETTIM,etal.Chaptertwelve-notchsignalingintheregulationofstemcellself-renewalanddifferentiation[J].CurrentTopicsinDevelopmentalBiology,2010,92(92):367-409.[2]YUB,MAOQQ,JIEQ,etal.ResveratrolinducesapoptosisandcellcyclearrestofhumanT24bladd...[繼續(xù)閱讀]
目前,全球因癌癥死亡的人數(shù)已經占到總死亡人數(shù)的15%,主要癌癥類型為肺癌、胃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肝癌、宮頸癌及食管癌,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近年來,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胃癌發(fā)病...[繼續(xù)閱讀]
用藥物治療腫瘤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就有一些關于腫瘤病癥和治療方法的記載,我國的《黃帝內經》就有類似癌癥的記載。而在西方國家,于1865年就有應用亞砷酸溶液治療慢性白血病的記載,可能是試用化學藥品治療惡性腫瘤...[繼續(xù)閱讀]
根據增殖周期中腫瘤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可將抗腫瘤藥物分為以下兩類。1.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又稱時相特異性藥物。主要包括抗代謝藥和有絲分裂抑制劑。此類藥物選擇性高,僅作用于其一或兩個時相,如阿...[繼續(xù)閱讀]
從分子水平來分類,按其作用機制和作用點可將抗腫瘤化學治療藥物分為以下幾類。1.直接與DNA結合,阻止其復制的藥物這類藥物包括各種烷化劑、絲裂霉素和博來霉素(平陽霉素)、丙卡巴肼和達卡巴嗪、酰化劑(ICRF154和ICRF159等)、順鉑...[繼續(xù)閱讀]
此分類法目前最為人們所熟悉,也是應用時間最長、最廣的分類方法。因此,下文將對這種分類方法詳細介紹。首先,可將藥物分為烷化劑、抗代謝藥、抗腫瘤抗生素、抗腫瘤植物藥、鉑類及其配合物抗腫瘤藥、激素類抗腫瘤藥、生物...[繼續(xù)閱讀]
有刺激性的藥物,如ACTD、ADM、MMC、HN2、MTH、VCR、VLB、VDS、NVB、Vp-16等靜脈注射如外漏往往引起局部疼痛、腫脹,甚至壞死、化膿、可經久不愈而致肢體功能受限。5-FU等靜脈注射后可在沿靜脈走向處發(fā)生色素沉著。發(fā)生外漏時應立刻停...[繼續(xù)閱讀]
(一)骨髓抑制除博來霉素、長春新堿、順鉑等的骨髓抑制較輕微(以順鉑為最輕)外,其余化學治療藥對造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尤以亞硝脲和絲裂霉素等更為突出,前者的骨髓抑制遲發(fā)但持久,兩者都能引起全血細胞減少。一般...[繼續(xù)閱讀]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分子機制正在被闡明。研究表明,在惡性腫瘤細胞中,細胞的基本生理病理過程調節(jié)失控。這些過程包括:細胞周期的調控、信號傳遞通路的阻斷、細胞凋亡、端粒酶的穩(wěn)定性、血管生成以...[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