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完全被心包包繞,除上、下腔靜脈外,左、右肺靜脈,升主動脈及肺動脈干也幾乎四面都被漿膜覆蓋。心包的漿膜層平滑、有光澤,表面被覆一層扁平多角型的間皮細胞,并以富有彈力纖維的致密結締組織附著在纖維層。在纖維層內有...[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心臟完全被心包包繞,除上、下腔靜脈外,左、右肺靜脈,升主動脈及肺動脈干也幾乎四面都被漿膜覆蓋。心包的漿膜層平滑、有光澤,表面被覆一層扁平多角型的間皮細胞,并以富有彈力纖維的致密結締組織附著在纖維層。在纖維層內有...[繼續(xù)閱讀]
心包液是位于心包腔內的少量液體,是血清的濾出液。含有1.7%~3.5%的蛋白質。蛋白質自血流中彌散到心包腔內。成人尸體心包液的含量在20ml~60ml之間,平均為20ml~25ml。...[繼續(xù)閱讀]
人的心包自胸廓內動脈、肌膈動脈和主動脈發(fā)出的心包支供應血液。心包臟層(心外膜)和心內膜都有淋巴管,引流至心底部的淋巴結。心包有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分布。交感神經(jīng)來自星狀神經(jīng)節(jié)、主動脈叢、心叢和隔叢;副交感神經(jīng)...[繼續(xù)閱讀]
正常心包內因有滑潤的心包液,可減少心運動時的摩擦。心包可使心保持一定的位置。心包還可將心與胸腔內其他結構分隔開,因此,可防止炎癥的播散和粘連。...[繼續(xù)閱讀]
心臟的形態(tài)和位置,往往因呼吸、體態(tài)和姿勢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在吸氣狀態(tài)下心臟為垂直位,呼氣狀態(tài)下即為橫位;矮胖體型、仰臥姿勢或腹腔脹滿(如妊娠)時的心臟呈橫位;相反,高瘦體型或直立姿勢時心臟多呈垂直位。心臟一般為...[繼續(xù)閱讀]
前面:隔著心包與胸橫肌、胸骨體以及第3~第6肋軟骨相接。此外,心包前面尚遮以胸膜壁層和肺的前緣(左肺心切跡處例外)。后面:隔著心包與胸主動脈、食管、胸導管和迷走神經(jīng)等結構相接。兩側:隔著心包、膈神經(jīng)和心包膈血管與左...[繼續(xù)閱讀]
1.心尖:位于左側第5肋間隙、左鎖骨中線的稍內側,距前正中線約9cm。2.心左緣:自心尖斜向內上方,至左側第2肋軟骨的下緣,距胸骨左緣1.2cm處。3.心右緣:自右第3肋軟骨上緣距胸骨右緣1.2cm處,向下至第6肋軟骨,這條線略向右側凸出,它的最...[繼續(xù)閱讀]
1.肺動脈口:在左第3胸肋關節(jié)的稍上方,部分位于胸骨之后,以2.5cm長的水平線示之。2.主動脈口:在胸骨近左緣后方,平第3肋間隙處,由一斜向右下長約2.5cm的直線表示。自此線的上、下端向右上方劃兩條平行線,至胸骨角的右半部,即示升...[繼續(xù)閱讀]
1.等容收縮期:是房室瓣關閉至半月瓣開放之間期。心室收縮開始時,房室瓣尚處于開啟狀態(tài)。心室肌的強烈收縮使心室內壓力迅速增高,當心室內壓超過心房內壓時,心室內血液將房室瓣上推并使其關閉。心室內壓繼續(xù)急劇上升,當尚未...[繼續(xù)閱讀]
1.舒張前期:為心室舒張開始至半月瓣關閉之間期;歷時約0.03s。心室開始舒張之際,射血已停止,心室內壓急速下降。左心室內壓原已稍低于主動脈壓,右心室內壓也迅速降至低于肺動脈壓,此時兩側半月瓣即分別關閉。在舒張前期,心室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