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詩詞 > 【貝瓊】 詩詞 > 正文

真真曲
明 - 貝瓊

斷絲棄道邊,何日緣長松。
墮羽別炎洲,不復(fù)巢梧桐。
展開全文
請君且勿飲,聽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時,冠蓋紛相從。
盤游易水上,意氣天山雄。
金刀手割鮮,酒給葡萄濃。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雙。
娉婷劉碧玉,綽約商玲瓏。
寶髻金雀釵,已覺燕趙空。
或聞操南音,未解歌北風(fēng)。
上客驚且疑,姓字初未通。
問之慚復(fù)泣,乃起陳始終。
妾本建寧女,遠(yuǎn)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時,謂是金母童。
梨花鎖院落,燕子窺簾櫳。
迢迢官朔方,南歸山水重。
侵貸國有刑,桎梏加父躬。
鬻女以自贖,白璧淪泥中。
秋娘教歌舞,聲價傾新豐。
永為倡家婦,遂屬梨園工。
覽鏡拂新翠,吹簫和小紅。
身居十二樓,屢入明光宮。
京華多少年,門外嘶青驄。
自傷妾薄命,失路隨秋蓬。
不如孟光丑,猶得嫁梁鴻。
客聞為三嘆,祖德寧未崇。
回黃忽變綠,人事何匆匆。
有客傷緹縈,無人憐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歸舊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窮。
配汝執(zhí)箕帚,今夕看乘龍。
鴛鴦并玉樹,鸚鵡開金籠。
銀甲不復(fù)整,紅牙不復(fù)摐。
提甕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應(yīng)非事羊侃,頗類歸建封。
琵琶感商婦,老大猶西東。
崔徽怨憔悴,浪寫丹青容。
依依章臺柳,落絮春無蹤。
小妾恨題驛,竟與瓊奴同。
時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問為者誰,內(nèi)相姚文公。
收起
更多詩詞內(nèi)容,請進(jìn)入學(xué)習(xí)中心 >>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

貝瓊

貝瓊曾祖貝珪,宋理宗時由蘇州徙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筑室語兒溪上,遂為史山。史山即殳山(今屬浙江海寧雙山鄉(xiāng))。貝瓊約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歲。少年時即穎悟,性坦率,不修邊幅而篤志好學(xué),博通經(jīng)史百家。師事同鄉(xiāng)黃次山、會稽楊維楨。元末世亂,隱居教授,往來于華亭(今江蘇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寧)間,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鄉(xiāng)濮院)朱顯道家。48歲時始領(lǐng)鄉(xiāng)薦,游京師,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時張士誠據(jù)平江(今蘇州市),貝瓊隱居殳山,累征不就。明洪武三年(1370),舉明經(jīng),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稱其敘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賜歸鄉(xiāng)。洪武五年,奉命出任浙江鄉(xiāng)試官。次年,任國子助教,后改作中都國子監(jiān),教授勛臣子弟。與張美和、聶鉉齊名,時稱“成均三助”。曾嘆古樂衰廢,堂堂成均(官設(shè)學(xué)校),徒具其名,作《大韶賦》以寄感慨。在史館,與金華宋景濂相友善,凡有著作,?;ハ嗤谱?。及景濂為司業(yè),建議祀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于天子之學(xué)。太祖拒不采用,而當(dāng)時猶有贊同者,瓊乃作《釋奠》以解辯之,贏得識者之贊賞。其堅持正道,大多類此。洪武十一年,致仕歸。翌年,卒于家,葬于語兒鄉(xiāng)。貝瓊有子5人,大多有文名。次子貝翱字秀翔,能詩,著有《平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