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湖南大學(xué)嶽麓書院從海外搶救回了2 098枚秦簡,其中字跡、形狀較爲完整的有1 300餘枚。此外,2008年8月,香港一位不願留名的收藏家又將其所購藏的少量秦簡共76枚(比較完整的有30餘枚)無償?shù)鼐栀浗o了嶽麓書院。因此,嶽麓書院...[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2007年12月,湖南大學(xué)嶽麓書院從海外搶救回了2 098枚秦簡,其中字跡、形狀較爲完整的有1 300餘枚。此外,2008年8月,香港一位不願留名的收藏家又將其所購藏的少量秦簡共76枚(比較完整的有30餘枚)無償?shù)鼐栀浗o了嶽麓書院。因此,嶽麓書院...[繼續(xù)閱讀]
2010年初,香港馮燊均國學(xué)基金會出資搶救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秦簡,並捐贈北大。本批簡牘包括10卷760餘枚竹簡(其中301枚爲少見的正、背兩面書寫)、21枚木簡、6枚木牘、4枚竹牘、1枚木觚,字體爲典型的秦隸。經(jīng)考證,其中兩卷爲當時稱爲...[繼續(xù)閱讀]
睡虎地秦簡發(fā)現(xiàn)伊始,《人民日報》率先公布此消息①,1976年4月6日《光明日報》首載《雲(yún)夢秦簡部分釋文》;其後《光明日報》②《湖北日報》③《文物》④雜志又陸續(xù)發(fā)表了部分釋文及相關(guān)研究論文。文物出版社於1977年9月出版了綫...[繼續(xù)閱讀]
(1)整理小組:最初稱之爲《大事記》②,後更名爲《編年記》③。(2)傅振倫:認爲該文爲司馬遷《史記》所言之《牒記》,並以《牒記》爲該簡命名④。(3)謝巍:認爲《編年記》作書名始見唐人著作,《大事記》之名始見宋人,既然秦還沒有...[繼續(xù)閱讀]
1. 年譜説(1)季勛:有些像後世的年譜②。(2)《簡報》:類似後來的年譜③。(3)黃盛璋:本身似是喜的年譜,並不是秦國的史記。但所記史實,絶大部分都可從《史記》中找到著落④。(4)韓連琪:《編年記》上別記一名“喜”者之簡歷,與後世...[繼續(xù)閱讀]
【注釋2】[昭王](1)整理小組:秦昭王?!俄n非子》《史記·六國年表》作昭王,與簡文同;《史記·秦本紀》作昭襄王。昭王元年爲前306年。(2)傅振倫:按昭王即昭襄王,名則,一名稷(見《史記·索隱》),生十九年爲王(《史記·秦始皇本紀》...[繼續(xù)閱讀]
【注釋3】[皮氏](1)整理小組:魏地。(2)傅振倫:此事見《史記·樗里子傳》,説昭王元年,秦將樗里子帶兵伐魏蒲邑(在今河南滑縣境內(nèi)),蒲守請胡衍見樗里子,説以利害,秦遂解蒲圍而去,還擊皮氏(魏邑在今山西龍門西),未拔而解。(又見《魏...[繼續(xù)閱讀]
【注釋4】傅振倫:按楚懷王廿四年(秦昭王二年),倍(背)齊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賂於楚。(見《楚世家》)昭襄王三年,王冠,與楚王會黃棘(今河南新野東北)與楚上庸(今湖北竹山東南)。(見《秦本紀》)這些大事因與喜先世無關(guān),故牒記...[繼續(xù)閱讀]
【注釋5】[封陵]整理小組:魏地?!鞠陌础?《魏世家》載:“十六年(秦昭王四年),秦拔我蒲坂、晉陽、封陵?!薄肚乇炯o》載秦:“四年,取蒲坂。”《年表》《魏世家》載是年秦拔魏蒲阪、晉陽、封陵,此缺。...[繼續(xù)閱讀]
【注釋6】[蒲反]整理小組:魏地?!鞠陌础?《年表》載(秦昭王四年):“秦拔我蒲坂、晉陽、封陵?!薄肚乇炯o》:“五年,魏王來朝應(yīng)亭,復(fù)與魏蒲坂?!?..[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