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管理
文件系統結構
- 文件和目錄被組織成一個單根倒置樹結構
- 文件系統從根目錄下開始,用“/”表示
- 根文件系統(rootfs):root filesystem
- 文件名稱區(qū)分大小寫
- 以.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
- 路徑分隔的 /
- 文件有兩類數據:
?元數據:metadata
?數據:data
- 文件系統分層結構:LSB Linux Standard Base
- FHS: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 http://www.pathname.com/fhs/ - 文件名最長255個字節(jié)
- 包括路徑在內文件名稱最長4095個字節(jié)
- 藍色-->目錄 綠色-->可執(zhí)行文件 紅色-->壓縮文件 淺藍色-->鏈接文件 灰色-->其他文件
?cat /etc/DIR_COLORS
- 除了斜杠和NUL,所有字符都有效.但使用特殊字符的目錄名和文件不推薦使用,有些字符需要用引號來引用它們。
- 標準Linux文件系統(如ext4),文件名稱大小寫敏感。例如:MAIL, Mail, mail, mAiL
各目錄介紹
- /boot:引導文件存放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引導加載器(bootloader, grub)都存放于此目錄
- /bin: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qū),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 /sbin:管理類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qū),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 /lib:啟動時程序依賴的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 /lib64:專用于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 /etc:配置文件目錄
- /home/USERNAME:普通用戶家目錄
-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 /media:便攜式移動設備掛載點
- /mnt:臨時文件系統掛載點
- /dev: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存儲位置
?b: block device,隨機訪問
? /dev/sda
?c: character device,線性訪問
? /dev/zero - /opt: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 /srv:系統上運行的服務用到的數據
- /tmp:臨時文件存儲位置
- /usr: universal shared, read-only data
? bin: 保證系統擁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應用程序
? sbin:
? lib:32位使用
? lib64:只存在64位系統
? include: C程序的頭文件(header files)
? share:結構化獨立的數據,例如doc, man等
? local: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 bin, sbin, lib, lib64, etc, share - /var: variable data files
? cache: 應用程序緩存數據目錄
? lib: 應用程序狀態(tài)信息數據
? local:專用于為/usr/local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 lock: 鎖文件
? log: 日志目錄及文件
? opt: 專用于為/opt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 run: 運行中的進程相關數據,通常用于存儲進程pid文件
? spool: 應用程序數據池
? tmp: 保存系統兩次重啟之間產生的臨時數據 - /proc: 用于輸出內核與進程信息相關的虛擬文件系統
- /sys:用于輸出當前系統上硬件設備相關信息虛擬文件系統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 /selinux: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相關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儲位置
? CentOS 7目錄變化
- /bin 和 /usr/bin
- /sbin 和 /usr/sbin
- /lib 和/usr/lib
- /lib64 和 /usr/lib64
? 應用程序組成部分
- 二進制程序:/bin, /sbin, /usr/bin, /usr/sbin,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 庫文件:/lib, /lib64, /usr/lib, /usr/lib64, /usr/local/lib, /usr/local/lib64
- 配置文件:/etc, /etc/DIRECTORY, /usr/local/etc
- 幫助文檔
? /usr/share/man, /usr/share/doc, /usr/local/share/man, /usr/local/share/doc
Linux下的文件類型及目錄
文件類型
- -:普通文件
- d: 目錄文件
- b: 塊設備
- c: 字符設備
- l: 符號鏈接文件
- p: 管道文件pipe
- s: 套接字文件socket
相關概念
-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
? 每個shell和系統進程都有一個當前的工作目錄
? CWD:current work directory
? 顯示當前shell CWD的絕對路徑 - 絕對路徑
? 以正斜杠開始
? 完整的文件的位置路徑
? 可用于任何想指定一個文件名的時候 - 相對路徑名
? 不以斜線開始
? 指定相對于當前工作目錄或某目錄的位置
? 可以作為一個簡短的形式指定一個文件名 - 基名:basename
- 目錄名:dirname
- 小技巧,創(chuàng)建刪除特殊的文件
?touch ./-host
?rm -rf ./-host
相關命令
cd
- 改變目錄
- 使用絕對或相對路徑:
? cd /home/fang
? cd home/fang - 切換至父目錄: cd ..
- 切換至當前用戶主目錄: cd
- 切換至以前的工作目錄: cd -
- 選項:-P
- 相關的環(huán)境變量:
? PWD:當前目錄路徑
? OLDPWD:上一次目錄路徑
pwd
- printing working directory
? -P 顯示真實物理路徑軟鏈接的時候有用到
? -L 顯示鏈接路徑(默認)
ls
-
列出當前目錄的內容或指定目錄
-
用法:ls [options] [files_or_dirs]
-
示例
? ls -a 包含隱藏文件
?ls -d /etc/.*
?ls -d /etc/.[^.]*
目錄下所有隱藏文件
?ls -I "[^.]*" -a
?l.
? ls -l 顯示額外的信息
? ls -R 目錄遞歸通過
?ls -lR /etc/ | grep "^-" | wc -l
統計目錄所有的文件? ls -ld 目錄和符號鏈接信息
?ls -ld /etc
查看目錄信息? ls -1 文件分行顯示
?ls –S 按從大到小排序
?ls -Sr
按從小到大排序?
ls –t 按mtime排序
? ls –u 配合-t選項,顯示并按atime從新到舊排序
? ls –U 按目錄存放順序顯示
? ls –X 按文件后綴排序
stat
-
文件:metadata, data
-
三個時間戳:
? access time:訪問時間,atime,讀取文件內容
?ls -l 1.file --time=atime
? modify time: 修改時間, mtime,改變文件內容(數據)
?ls -l 默認看到的時間
? change time: 改變時間, ctime,
元數據發(fā)生改變
touch
- touch [OPTION]… FILE…
? -a 僅改變 atime和ctime
? -m 僅改變 mtime和ctime
? -t [[CC]YY]MMDDhhmm[.ss]
? -c 如果文件不存在,則不予創(chuàng)建
cp
- cp [OPTION]… [-T] SOURCE DEST
- cp [OPTION]… SOURCE… DIRECTORY
- cp [OPTION]… -t DIRECTORY SOURCE…
- cp常用選項
? -i:覆蓋前提示 –n:不覆蓋,注意兩者順序
? -r, -R: 遞歸復制目錄及內部的所有內容
?-a: 歸檔,相當于-dR --preserv=all (保留屬性常用)
? -d:--no-dereference --preserv=links 不復制原文件,只復制鏈接名
? --preserv[=ATTR_LIST]
? mode: 權限
? ownership: 屬主屬組
? timestamp:
? links
? xattr
? context
? all
? -p: 等同--preserv=mode,ownership,timestamp
? -v: --verbose
? -f: --force
?-u:--update 只復制源比目標更新文件或目標不存在的文件
? --backup=numbered 目標存在,覆蓋前先備份加數字后綴 - cp SRC DEST SRC是文件:
? 如果目標不存在:新建DEST,并將SRC中內容填充至DEST中
? 如果目標存在:
? 如果DEST是文件:將SRC中的內容覆蓋至DEST中
? 如果DEST是目錄:在DEST下新建與原文件同名的文件,并將SRC中內容填充至新文件中 - cp SRC DEST SRC是目錄:
? 此時使用選項:-r
? 如果DEST不存在:則創(chuàng)建指定目錄,復制SRC目錄中所有文件至DEST中;
? 如果DEST存在:
? 如果DEST是文件:報錯
? 如果DEST是目錄:在DEST下新建與原目錄同名的目錄,并將SRC中內容復制至新目錄中
? 示圖
mv
- mv [OPTION]… [-T] SOURCE DEST
- mv [OPTION]… SOURCE… DIRECTORY
- mv [OPTION]… -t DIRECTORY SOURCE…
- 常用選項
? -i: 交互式
? -f: 強制 mv f1 /dir2/f2 底層實現原理
? 同一分區(qū):Inode節(jié)點編號跟數據存放位置不變,原文件與新文件為同一個文件
? 不同分區(qū):Inode節(jié)點編號跟數據存放位置發(fā)生變化,原文件與新文件為不同文件ln -s /root/f1 /root/2/f2 底層實現原理
? 在/root/2/目錄下創(chuàng)建新文件f2、Inode節(jié)點編號發(fā)生變化
? f2為f1的軟鏈接,訪問f2 Inode指針指向f1的數據存放位置
rename
-
批量修改文件
? 示例
touch f{1..100}.txt rename "txt" "txt.bak" *.txt rename '.bak' '' *.bak
rm
- rm [OPTION]… FILE…
- 常用選項:
? -i 交互式
? -f 強制刪除
? -r 遞歸
? rm -rf 慎用
?alias rm=mv -t /trash
刪除大文件方法
、立即釋放空間
? > bigfile
? rm -f bigfile- shred 反復覆蓋
? shred -zvu -n5 f2
? u 是否刪除文件
tree
-d: 只顯示目錄
-L level:指定顯示的層級數目
?tree -d -L 1 /etc
- -P pattern: 只顯示由指定pattern匹配到的路徑
mkdir
- -p: 存在于不報錯,且可自動創(chuàng)建所需的各目錄
- -v: 顯示詳細信息
- -m MODE: 創(chuàng)建目錄時直接指定權限
rmdir
- -p: 遞歸刪除父空目錄
- -v: 顯示詳細信息
file
- 文件可以包含多種類型的數據
- 檢查文件的類型,然后確定適當的打開命令或應用程序使用
- file [options] …
- 常用選項:
? -b 列出文件辨識結果時,不顯示文件名稱
? -f filelist 列出文件filelist中文件名的文件類型
? -F 使用指定分隔符號替換輸出文件名后默認的”:”分隔符
? -L 查看對應軟鏈接對應文件的文件類型
? --help 顯示命令在線幫助
?hexdump -C -n 100 f1 查看文件2進制前100個字節(jié)
文件通配符
-
* 匹配零個或多個字符
-
? 匹配任何單個字符
-
~ 當前用戶家目錄
-
~ fang 用戶fang家目錄
-
~ + 當前工作目錄
-
~ - 前一個工作目錄
-
[0-9] 匹配數字范圍
-
[a-z]:字母
? 示例ll [a-c].file -rw-r--r--. 1 root root 0 Nov 5 06:49 a.file -rw-r--r--. 1 root root 0 Nov 5 06:49 A.file -rw-r--r--. 1 root root 0 Nov 5 06:49 b.file -rw-r--r--. 1 root root 0 Nov 5 06:49 B.file -rw-r--r--. 1 root root 0 Nov 5 06:49 c.file
-
[A-Z]:字母
-
[fang] 匹配列表中的
任何的一個字符
- [^fang] 匹配列表中的所有字符以外的字符
? 預定義的字符類
-
[:digit:]:任意數字,相當于0-9
-
[:lower:]:任意小寫字母
-
[:alnum:]:任意數字或字母
-
[:blank:]:水平空白字符
-
[:space:]:水平或垂直空白字符
-
[:punct:]:標點符號
-
[:print:]:可打印字符
-
[:cntrl:]:控制(非打?。┳址?/p>
-
[:graph:]:圖形字符
- [:xdigit:]:十六進制字符
索引節(jié)點
inode
df -i 查看分區(qū)的節(jié)點使用率
?echo {1..600000}.file | xargs touch
測試
?Inode節(jié)點使用率100%,會導致磁盤有剩余空間、但文件無法寫入
- inode(index node)表中包含文件系統所有文件列表
- 一個節(jié)點 (索引節(jié)點)是在一個表項,包含有關文件的信息( 元數據 ),包括:
? 文件類型,權限,UID,GID
? 鏈接數(指向這個文件名路徑名稱個數)
? 該文件的大小和不同的時間戳
? 指向磁盤上文件的數據塊指針
? 有關文件的其他數據 - inode表結構
? 示圖 - 目錄與inode關系
? 文件引用的是 inode號
? 人是通過文件名來引用一個文件
? 一個目錄是目錄下的文件名和文件inode號之間的映射
? 示圖 - 節(jié)點編號
? 獨立分區(qū)的目錄掛載點,Inode節(jié)點編號一樣
? Centos7 掛截點節(jié)點編號64
? Centos6 掛載點節(jié)點編號2
?同一分區(qū)內的文件、Inode節(jié)點編號相同為同一個文件
- 指針與數據塊的關系
?直接指針的數量為12個
? 直接指針可表達的48k以內的容量
? 一個間接指針可表達4M的容量
? 間接指針指向一個4K的數據塊,每個數據塊包含1024個小塊,每塊小塊指向4K的數據,所以一個間接指針可表達 1024X4=4M的數據
? 雙重間接指針可表達4G的容量
? 三級指針可表達4T的容量 Inode節(jié)點編號與目錄的關系
? 目錄的節(jié)點編號的指針、所指向的數據塊,存放的是它目錄下文件的節(jié)點編號與文件名稱列表
相關命令與inode索引關系
cp和inode
- 命令: cp
? 分配一個空閑的inode號,在inode表中生成新條目
? 在目錄中創(chuàng)建一個目錄項,將名稱與inode編號關聯
? 拷貝數據生成新的文件
rm和inode
- 命令: rm
? 鏈接數遞減,從而釋放的inode號可以被重用
? 把數據塊放在空閑列表中
? 刪除目錄項
? 數據實際上不會馬上被刪除,但當另一個文件使用數據塊時將被覆蓋。
mv和inode
- 如果mv命令的目標和源在相同的文件系統,作為mv 命令
? 用新的文件名創(chuàng)建對應新的目錄項
? 刪除舊目錄條目對應的舊的文件名
? 不影響inode表(除時間戳)或磁盤上的數據位置:沒有數據被移動! - 如果目標和源在一個不同的文件系統, mv相當于cp和rm
軟、硬鏈接
硬鏈接
- 創(chuàng)建硬鏈接會增加額外的記錄項以引用文件
- 對應于同一文件系統上一個物理文件
- 每個目錄引用相同的inode號
創(chuàng)建時鏈接數遞增
- 刪除文件時:
? rm命令遞減計數的鏈接
? 文件要存在,至少有一個鏈接數
? 當鏈接數為零時,該文件被刪除 - 不能跨越驅動器或分區(qū)
- 語法:
? ln filename [linkname ]
?ln file1 file2 本質上給file1 起了一個新的名字 同一個文件、不同的名字
軟(或符號)鏈接
-
一個符號鏈接指向另一個文件
?軟鏈接本質上不是同一個文件,鏈接文件依賴原文件
-
ls - l的 顯示鏈接的名稱和引用的文件
-
一個符號鏈接的內容是它引用文件的名稱
-
可以對目錄進行
-
可以跨分區(qū)
-
指向的是另一個文件的路徑;其大小為指向的路徑字符串的長度;不增加或減目標文件inode的引用計數;
-
語法:
? ln -s filename ??[linkname] 創(chuàng)建軟鏈接
? ln -snf newfilename [linkname] 更改軟鏈接
? 示例ls -l /dev/sda brw-rw----. 1 root disk 8, 0 Nov 5 15:56 /dev/sda #8設備類型 #0這個類型的第幾個設備
軟鏈接文件的大小由指向文件的字節(jié)數決定
軟、硬鏈接本質區(qū)別
- 軟鏈接本質上是一個新的文件、只是一個快捷方式,硬鏈接本質上是同一個文件,重新命名了一個新名稱
- 創(chuàng)建軟鏈接不會增加鏈接數,創(chuàng)建硬鏈接、會增加文件鏈接數
- 軟鏈接支持跨分區(qū)、跨設備、目錄,硬鏈接不支持跨分區(qū)、跨設備、目錄
- 創(chuàng)建軟鏈接節(jié)點編號與原始文件節(jié)點編號不相同。創(chuàng)建硬鏈接,節(jié)點編號與原始文件節(jié)點編號相同
- 軟鏈接文件與原始文件有主次之分,軟鏈接文件依賴原始文件。硬鏈接文件與原始文件關系平等
練習
-
顯示/var目錄下所有以l開頭,以一個小寫字母結尾,且中間出現至少一位數字的文件或目錄
ls /var/l*[0-9]*[[:lower:]]
-
顯示/etc目錄下以任意一位數字開頭,且以非數字結尾的文件或目錄
ls /etc/[0-9]*[^0-9]
-
顯示/etc/目錄下以非字母開頭,后面跟了一個字母及其它任意長度任意字符的文件或目錄
ls -d /etc/[^[:alpha:]][[:alpha:]]*
-
顯示/etc/目錄下所有以rc開頭,并后面是0-6之間的數字,其它為任意字符的文件或目錄
ls -d /etc/rc[0-6]*
-
顯示/etc目錄下,所有以.d結尾的文件或目錄
ls -d /etc/*.d
-
顯示/etc目錄下,所有.conf結尾,且以m,n,r,p開頭的文件或目錄
ls -d /etc/[mnrp]*.conf
-
只顯示/root下的隱藏文件和目錄
ls -d /root/.*
-
只顯示/etc下的非隱藏目錄
ls -d /etc/*/
-
定義別名命令baketc,每天將/etc/目錄下所有文件,備份到/app獨立的子目錄下,并要求子目錄格式為 backupYYYY-mm-dd,備份過程可見
alias baketc='cp -av /etc/ /app/backup$(date +%F)'
-
創(chuàng)建/app/rootdir目錄,并復制/root下所有文件到該目錄內,要求保留原有權限
mkdir /app ; cp -av /root/ /app/rootdir
-
備份/root下所有內容(包括隱藏和非隱藏)到/data目錄下
cp -ar /root/. /data
-
如何創(chuàng)建/testdir/dir1/x, /testdir/dir1/y, /testdir/dir1/x/a, /testdir/dir1/x/b, /testdir/dir1/y/a, /testdir/dir1/y/b
mkdir -pv /testdir/dir1/{x,y}/{a,b}
-
如何創(chuàng)建/testdir/dir2/x, /testdir/dir2/y, /testdir/dir2/x/a,/testdir/dir2/x/b
mkdir -pv /testdir/dir2/{x/{a,b},y}
-
如何創(chuàng)建/testdir/dir3, /testdir/dir4, /testdir/dir5, /testdir/dir5/dir6, /testdir/dir5/dir7
mkdir -pv /testdir/{dir3,dir4,dir5/{dir6,dir7}}
本文摘自 :https://blog.51cto.co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