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 > 國學句典 > 列表
國學句典 共有 4274 個詞條內容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語出《管子·形勢》。對當今世事有疑問,可以考察歷史;對未來不了解,可以察看過去。察:考察。來者:指未來的事。往:過去的。...[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語出《老子》五十八章。災禍里面有幸福的因素依附著,幸福之中有災禍的因素隱藏著。說明禍與福的辯證關系。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事物無不向它的相反的方向轉化。...[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語出戰(zhàn)國屈原《卜居》。一尺所長也有它的短處,一寸所短也有它的長處;任何事物都有不足的成分,聰明的人也有他不了解的。說明事物互有長短,各有利弊。...[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語出《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圣人上千次地考慮,必定有一次失誤的時候;愚笨的人上千次地考慮,總有一次是得當?shù)臅r候。...[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語出《老子》三十六章。想要奪取它,必須先給予它。說明奪予之間的對立轉化關系。...[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有始者必有終,有終者必有始

    語出漢代王充《論衡·道虛》。有開始就一定有終結,有終結就一定有開始。說明事物總在不停地運動和變化,絕對靜止不變的東西是不存在的。...[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語出南朝梁代范縝《神滅論》。形體存在,精神就存在;形體失去,精神也就消亡了。說明精神從屬于形體,它不能脫離形體而獨立存在。...[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

    語出宋代蘇軾《顏樂亭》詩。有美好的,就一定有丑惡的;有芬芳的,就一定有腐臭的。說明事物都是對立的統(tǒng)一,互為條件,互相依存。...[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語出《老子》二章。有和無是互相對立而產生,難和易是互相對立而形成。意思是說事物都有對立面,互相依存。...[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

名滿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進而身退,天之道也

    語出《管子·白心》。名滿天下的人,不如早些離位。因為在名聲高的時候引退,才合乎天道。意思是說物極必反,人應急流勇退,方能保全身名。...[繼續(xù)閱讀]

國學句典